長期喝熱水或吃過燙食物,小心食管癌來敲門
2019-11-18 09:23:23 來源:科技日報
近日,強冷空氣跟隨著“雙十一”的快遞大潮 “包郵到貨”,我國中東部地區(qū)出現了大風降溫天氣,北京氣溫降幅高達12℃。凜冽的寒風中,人們又開始撿起一句口頭禪:“多喝點熱水”,還有很多人則開啟了今冬“保溫杯里泡枸杞”的養(yǎng)生日常。冬日里,品一杯熱茶、吃一頓熱氣騰騰的飯菜是很多人享受生活的習慣之一。
殊不知,“長期喝熱水或吃過燙食物等不良飲食習慣,有引發(fā)食管疾病甚至食管癌的風險。”近日,中國醫(yī)學科學院腫瘤醫(yī)院內鏡科主任醫(yī)師王貴齊告訴科技日報記者。
全球新發(fā)病例一半以上在中國
食管癌,又稱食道癌,是指起源于食管黏膜鱗狀上皮的惡性腫瘤,也是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常見惡性腫瘤之一。
食管癌的發(fā)生、發(fā)展是多階段的,故食管癌的癥狀與疾病的進程有一定關系。根據北京大學腫瘤醫(yī)院主任醫(yī)師沈琳校核的百科醫(yī)典“食管癌”詞條顯示,當病灶局限于黏膜層和黏膜下淺層,無淋巴結轉移時,尚屬食管癌早期。食管癌早期可無明顯癥狀,或在進食時有哽噎感、胸骨后有異物感。當進行到中晚期時,癌組織可累及食管全周、突入腔內或穿透食管壁侵犯臨近器官。中晚期食管癌通常表現為進行性加重的吞咽困難、持續(xù)性胸骨后疼痛或背痛、明顯消瘦等。
根據《中國早期食管癌篩查及內鏡診治專家共識意見(2014)》,在全球范圍內,食管癌的發(fā)病率在惡性腫瘤中位居第8位,死亡率位居第6位。據統計,2018年全球食管癌新發(fā)病例約57.2萬,死亡病例約50.9萬,其中一半以上的食管癌患者分布在中國。
我國食管癌發(fā)病存在較強的區(qū)域性,高發(fā)區(qū)主要集中在太行山附近,涉及河南、河北、山西、山東、安徽等省份。
食管癌的發(fā)生發(fā)展是一個較為緩慢的過程,從有不典型增生到癌變,一般需要幾年到十幾年。“如果能在早期發(fā)現,食管癌治療后5年生存率約為90%,而中晚期的數據則僅有20%左右。事實上,我國約85%的患者都是在中晚期時發(fā)現的。因此,在做好外科放療、化療規(guī)范化治療的同時,積極開展食管癌的篩查和早診早治也是當務之急。”王貴齊說。
專家提示,如出現吞咽哽噎感、食管異物感、胸骨后疼痛、進食時食物不自然停滯或緩慢通過食管、咽喉部位干燥或緊縮感,以及其他不易言明的胸部不適等癥狀,存在患上食管癌的可能,應盡早到專業(yè)醫(yī)療機構進行早篩,如進行胃鏡等檢查。
遺傳+生活方式是兩大危險因素
“導致食管癌的危險因素有很多,總體可歸納為兩類,一類是先天的遺傳因素,另一類是后天的環(huán)境因素和生活方式。”王貴齊說。
雖然食管癌的成因較為復雜,究竟哪種危險因素最為關鍵尚無定論,但大量研究顯示,有些物質或生活方式與食管癌發(fā)病密切相關。
大家對亞硝酸鹽或許并不陌生,如今,它又添“罪狀”:亞硝酸鹽與胺類物質結合生成的亞硝胺是食管癌致病的重要因素。流行病學調查顯示,在食管癌高發(fā)區(qū),糧食和飲水中的亞硝胺含量明顯高于其他地區(qū),且與當地食管癌患病率正相關。
人們食用發(fā)霉的食物也可能“病從口入”。霉變食物中黃曲霉菌等真菌能夠將硝酸鹽還原成亞硝酸鹽,促進合成硝酸胺;或者可能只是“順便搗搗亂”,與硝酸胺協同致癌。
營養(yǎng)不均衡、微量元素缺失也需引起重視。“流行病學調查表明,飲食中缺乏多種維生素,如A、 C、B2,以及缺乏包括鉬、鋅、錳在內的微量元素皆與食管癌發(fā)病有關。”中國協和醫(yī)科大學基礎醫(yī)學院教授章靜波曾在相關科普文章中提到,更多研究證明,血硒水平較高的人群,其食管癌的發(fā)病和死亡危險性,顯著低于血硒水平較低的人群。而且,飲食中補充硒可以阻斷食管細胞的非典型性增生,從而可防止進一步發(fā)展成食管癌。
除此之外,吸煙與飲酒也會增加食管癌患病風險。研究顯示,有嚴重煙癮的人群死于食管癌的數量約為不吸煙者的3—4倍,常酗酒者患病風險高達普通人群的25—30倍。“若一個人既吸煙又飲酒,則食管癌發(fā)生的可能性還會明顯的增高。”章靜波認為。
除了吸煙、飲酒,前文提及的長期吃過硬、過燙的食物等也是食管癌的誘發(fā)因素。
那么,問題來了:同樣暴露于危險環(huán)境因素和生活方式,為什么有的人會得食管癌,而有些人則不會?這就跟遺傳有很大關系。
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食管癌的發(fā)生有較為明顯的家族聚集現象,譬如往往一家人有兩位或兩位以上的成員患食管癌。
更加深入的研究表明,食管細胞的癌變與諸多基因有關。例如,中國工程院院士、中國醫(yī)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(yī)學院腫瘤醫(yī)院病因及癌變研究室主任林東昕帶領團隊,曾通過全基因組關聯研究發(fā)現了多個全新的中國人群食管鱗狀細胞癌易感位點,而食管鱗狀細胞癌是食管癌最常見的類型。
“人體細胞每天都在不斷更新、代謝,由于生活中不恰當的刺激,可能會導致細胞在代謝過程中發(fā)生基因的錯配、丟失,成為癌變的基礎。”王貴齊說。
早期治療對我國醫(yī)師來說并非難事
在探明上述危險因素的基礎上,盡量避免危險因素相關的物質攝入、改善不良生活習慣能夠有的放矢地預防食管癌。
王貴齊等與會的多位食管癌領域專家表示,鑒于火腿、熏肉等腌制食品中亞硝酸鹽的含量相對較高,因此要少吃或不吃;日常生活中應避免攝入發(fā)霉變質的食物;少抽煙、飲酒;避免過燙、過硬食物入口;均衡飲食,注意補充微量元素等。如家族中有患食管癌的病例,則更應對自己的身體狀況“緊繃一根弦”,定期體檢并進行食管相關疾病的早篩早治。
事實上,如果早期能夠及時發(fā)現癌變,接下來的治療對于我國醫(yī)師來說,并非難事。
“中國食管癌年外科手術量居世界第一,中國食管疾病的診療技術不輸發(fā)達國家,中國外科醫(yī)生有充足的經驗與世界分享。”歐洲胸外科協會主席、意大利托里諾大學教授恩里科·魯菲尼稱。
我國龐大的食管癌病例數為中國外科醫(yī)生提供了大量臨床案例。“在食管癌領域,中國的外科大夫手藝非常巧。歐美國家的大型腫瘤中心每年僅有100例左右食管癌患者,反觀中國醫(yī)科院腫瘤醫(yī)院,每年的患者數能達到1000例左右,”世界食管疾病協會主席、美籍華人陳曉欣對記者說,“因此,中國在食管疾病研究方面貢獻頗豐,有病例打底數,歐美食管疾病研究要向中國看齊。”
“整體看我國食管疾病在基礎研究領域較為欠缺,而歐美國家的相關研究更重基礎、更細致。”中國醫(yī)學科學院腫瘤醫(yī)院胸外科副主任薛奇指出,下一步我國會依托大量的病例數據,用數據支撐科研,希望能在世界范圍級的食管疾病指南中發(fā)出聲音。(實習記者 于紫月)
關鍵詞: 食管癌
推薦內容
- 微紀錄片|戰(zhàn)!在“疫”線
- 更高水平全民健身 未來怎么升級?
- 萬人說新疆 | 來自奇臺黃面的“誘惑”
- 萬人說新疆 | 冰球追夢少年吾拉哈提
- 專家解讀 “3·21”東航飛行事故調查的方式范
- 群毆大象,帶來災荒,非洲“麻雀”泛濫成災,15億
- 今年前兩個月物流運行平穩(wěn)開局
- 產業(yè)布局更優(yōu) 區(qū)域協同更強(經濟新方位)
- 森林草原防火季 | 視頻:杜絕森林火災 保護綠色家園
- 五部門印發(fā)通知部署做好脫貧人口穩(wěn)崗就業(yè)工作
- 全球最大電池容量純電池動力船“長江三峽1”交付
- “疫”刻不放松 檢測送船頭
- 銅陵市海事中心筑牢戰(zhàn)“疫”水上長城
- “線上+線下”,泰州港航全力護航春耕物資水上運輸
- 百年糊涂品牌營銷成功出圈,江小白這回有對手了
- 多地采取有效措施促進春季農業(yè)生產 持續(xù)保障農
- 【圖解】防疫保供穩(wěn)物價 各地聚力“惠民生”
- 光影軍校丨記錄不一樣的熱血青春
- 全國鐵路4月8日實行新的列車運行圖
- 兩部門公告:對增值稅小規(guī)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
- 海通策略:A股退市逐步常態(tài)化
- 金山辦公去年凈利10.41億 股價自去年6月高點下
- 最強企業(yè)家德比:曹德旺側身,“玻璃大王”花落李
- 中國人壽:去年凈利潤509.21億元同比增長1%
- 國盾互聯八仙金花茯茶.助推振興鄉(xiāng)村打造共同富裕
- 京東居家睡眠節(jié)智能床墊成交額同比增長414% 床
- 國家衛(wèi)健委:昨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301例
- 宜信財富:踐行社會責任,推動美好生活
- 財政部稅務總局發(fā)布《關于對增值稅小規(guī)模納稅人免
- 21年研發(fā)投入超8億元之后,BOSS直聘22年春季DAU峰
- 平安銀行海口分行因信貸融資相關費用問題被通報,
- 看!這是2022年北極海冰的最大值,真的變化很大
- 恕我直言:均價破8算什么?海珠還會繼續(xù)漲!
- “學神”童哲,沒能撐住萬門大學
- 黃崢離任372天之后,陳磊手里的拼多多成了爛攤子?
- 一人,兩狗,騎三輪流浪4年,被嘲弱智的他憑什么
- 宋雨琦的長相真不比她性格差
- 美市尾盤多頭突然加速猛攻金價快速上漲 全日漲
- 凱特一天比一天美??!穿裹身蕾絲裙出席閱兵禮,可
- 曹德旺輸了,福建人沒輸